10月31日丨暖城早新闻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10月3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作宣讲报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伟中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10月3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作宣讲报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伟中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1号),切实加强我省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措施。
10月23日至25日,文化遗产交叉学科2025国际论坛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2025年大会,在中国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隆重举行。会议由“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主办,由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
十月崤函,金风送爽。10月24日上午,在2025年仰韶论坛开幕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应邀前来参会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郭大顺。虽已88岁高龄,郭老依然精神矍铄,谈起仰韶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等话题,思路清晰,见解独到。
落叶缤纷,碧空如洗。在石家庄市区一处僻静院落内,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坐在案前,着手编写《华北北部旧、新石器过渡模式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考古研究课题,由河北主导,山西、内蒙古、天津、北京等省区市均参与其中。“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沉思落
10月14日上午,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题调研考古研究机构建设、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充分发挥优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
2025年9月28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代表苏燕出席,共有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赤峰市博物院、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日前,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院校联合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碳-14测年研究方法,在山东淄博小高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赤豆)遗存,比此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炭化小豆提早4000年,将“粟类+豆类”
日前,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院校联合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碳-14测年研究方法,在山东淄博小高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赤豆)遗存,比此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炭化小豆提早4000年,将“粟类+豆类”
在考古工地上一堂“中秋晚自习”、在博物馆内做一幅烧箔画,逛街惊喜邂逅“移动博物馆”……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围绕“郑是金秋 月满商都”的主题,推出“月满华章 知承千年”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将考古工地、博物馆与商圈空间转化为
日前,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院校联合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碳-14测年研究方法,在山东淄博小高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赤豆)遗存,比此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炭化小豆提早4000年,将“粟类+豆类”
10月5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月满华章 知承千年”系列活动之“非遗宋锦珍珠画DIY”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办。精美的非遗宋锦在游客的认真创作下变成了一个个实用的“小挂件”,游客们在带走自己手工成果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份佳节的“美好记忆”
9月29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正式启动,这是我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战略、推进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9月26日,市普查办组织召开“四普”新发现文物情况报告会。会议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浩主持。市文旅局文物保护与督查科科长秦旭光、文物督查组负责人李明波,市普查支队长、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甄自明,以及市普查办、市普查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9月27日上午,2025三星堆论坛在四川德阳启动。大会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4个分论坛,从考古学视角深入探讨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五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关心指导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将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市委召开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全面完善保护体系、健全考古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文物考古系统积极作为,在制度建设、学术科研、
“十四五”以来,四川文物系统自觉聚焦“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使命任务,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9月22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在内蒙古大厦举办。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研究馆员曹建恩主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发布“十四五”期间西辽河流域系列考
9月22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在内蒙古大厦成功举办。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研究馆员曹建恩主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发布“十四五”期间西辽河流域系
9月22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在内蒙古大厦举办。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研究馆员曹建恩主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发布“十四五”期间西辽河流域系列考